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保护知识产权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06-24

通过前面的研究我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创新水平低、经济封闭、市场规模狭小且缺乏竞争力等等原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如果以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标准,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随着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创新体系中地位的改变,我们的认识应该突破传统研究结论的局限,去探讨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讨论发展中国家在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中的不利地位以及所要承担的高昂知识产权保护成本等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TRIPs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所带来的收益。

如果考虑的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更倾向选择较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然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低下以及立法方面的缺陷,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许多方面,尤其是阻碍了国内创新活动和来自国外的技术扩散,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狭义)、技术扩散和本国的知识运用能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鼓励了国内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促进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从而为本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促进国内研发投资和自主创新

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都依赖于本国的经济技术基础,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大体看来,除印度和中国等技术较为先进的少数发展中国家以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研发投资严重不足,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发达国家则不然,据统计,2004年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的研发经费占全世界研发经费总额的80%以上,超过其经济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衡量国家研发投入强度的指标来说明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这个指标是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国经济质量与经济发展潜力。世界平均水平为}.6%,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一般都小于1.00r6,相差比较远。发展中国家要依靠科技来发展本国经济,就要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厂商进行研发投资的决策是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做出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减少厂商的创新成果被模仿复制的风险,从而减少了风险防范成本,在固定收益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厂商的预期利润,所以厂商在知识产权保护得更好的情况下愿意更多的投资于研发活动。

另外,发展中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发达国家有一种潜在的有利因素,即“后发优势”。这主要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而在形成和设计技术创新模式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同时发展中国家可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或装备,在更高的技术层次上开始技术创新}4a1。这就说明学习和模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而关键是如何获得学习和模仿的机会。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一方面为先进技术的引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为创新者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提供激励和有效保障,创新者不用担心自己的创新成果被模仿或被无偿的使用。

2.激励技术引进

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范围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状态下时,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复制和效仿等手段,直接将外国的产品设计等技术知识运用于本国的产品设计或产品生产过程中,但是随着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如果发展中国家仍然实施较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此来给国内以模仿生产为主的企业换得机会,那将会事与愿违。因为技术先进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愿把他们的最新技术转让到知识产权保护比较弱的国家,因为他们害怕转让和约最后无法实施t}l。所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才是获得国外新技术的前提。只有在知识产权保护较严格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才可以通过国际贸易、FDI、和国际技术贸易等渠道直接或间接学习中间产品中的隐含知识,扩大本国的知识存量,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l}l。一方面,新产品或技术输入到发展中国家,就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模仿生产的机会,而模仿的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在学习中技术不断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进口的商品会抢占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也促使国内的厂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创新与改进fuel

    发展中国家本身就拥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在某些领域会存在空缺,而通过技术引进可以填补这个空缺,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技术空缺的填补,提高了国内的技术存量,增加自主创新的技术积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还可以激励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更高层面的技术创新,为赶超发达国家提供可能性。